1套書、10冊本、600幅畫作、10個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誕生了又一個成果。5月6日,《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出版座談會在成都舉行。
《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和瀘州市文化研究中間聯合出品。座談會上,在揭秘該書出版幕后故事的同時,浩繁專家學者認為,四川擁有雄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河南人事考試網首頁,這正是四川獨特的發展資源。
青少年樂知古與今從學習歷史名人開始
2017年,四川省啟動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將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等10人確定為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就是相應這一工程精心策劃推出的。
瀘州市文化研究中間主任、繪本主編趙曉東說:“本套繪本以首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的事跡為載體,采用當代教育范式,旨在讓廣大青少年從歷史名人身上積淀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吸取精神營養,滋養心里世界,加強自身文化涵養。”
“傳統學術要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研究要走出書齋。我認為這套書具有特別意義,它面對的是青少年,是國家的盼望。”四川大學教授郭齊透露表現,隨著這套書的發行,青少年、兒童能從中熏陶情操,從不了解到了解,從知之不多,到知道更多,如許的影響是其他成果無法庖代的。
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以李賀、韓愈等歷史名人的經典詩詞闡釋觀點:“這些歷史名人在今天已成為珍貴的祖源記憶和歷史資源。如何讓他們活起來,走出歷史、活在現代,進入社區、走進黌舍,是當今四川人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責任。實現中華民族巨大中興,將來的重任和期望在青少年身上。詩人李賀說‘少年心事當拿云’,韓愈說‘少年樂新知’‘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少年心事當有乘風破浪、善于夢想的初心,有拿云濟滄海、樂知古與今的理想精神,就應當從學習歷史名人開始,從汲取古今名人的知識、經驗和伶俐開始。”
歷史名人是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資源中最亮的文化符號
日前出臺的《關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 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強省的意見》中,分外提到要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對此,專家們紛紛點贊,認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深入實施,極大地雄厚和提拔了人文資源的可感可觀性。
四川大學教授彭邦本認為,歷史名人身上充滿了魅力,他們是特別很是具有吸引力的資源。“無論是文化產業照舊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產業,都可以把他們作為珍貴的資源加以開發。像歷史名人的故里,或者是歷史名人創造豐功偉績的地方,都是亮點。把這些亮點梳理出來,就是文旅融合的生長點。”
“文旅融合,歷史名人是靈魂,是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資源中最亮的文化符號。”譚繼和認為,任何一個歷史景觀,都離不了歷史名人。但假如不了解歷史名人,那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就沒有了意義。比如,只有了解諸葛亮,才能對武侯祠有熟悉。蘇軾的茶道集成了巴蜀文化,以真情、禮儀為主,是尊重長輩、是善待友朋、是正人之交淡如水,假如游客了解這些內涵,到三蘇祠喝茶才會故意義。“只有通過深入發掘歷史名人資源百度優化排名,我們才能從觀光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進入體驗古北水鎮農家院旅游,才能把游客留下來。”